中国的务虚传统让法国人难以理解
2018-11-07博客览胜 0cnfrance2017
作者:常江
一个学过中文,也在中国生活过的法国朋友经常对我说:我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开始我以为只是在开玩笑,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说,我就认真了起来,问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多年来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历。
“比如,我到现在不知道你们中国人说‘嗯’的时候是在表达什么,是yes还是no?还是什么其他答案?我不知道。”他提到他所供职的企业与中国做生意的时候,时常在一些问题上出现误解:法国人以为中国人说了yes,但中国人只是说了“嗯”。我对他说,当中国人说“嗯”的时候,仅仅表示“我知道了”,而不是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要想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等待或磋商。他再一次表示“无法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吃到了好吃的东西才会闭上眼睛享受地说“hmmm”,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语气词会有实质的意义。
不过,对他来说最令人费解的一件事莫过于中国强大而深厚的“务虚”传统。每次去中国出差,他都感觉很头疼,因为很多时间都用在寒暄、吃饭和闲聊上,最后留给谈判和磋商细节的时间总是不大够用。“我知道这叫作‘务虚’,”他对我说,“但是我们只是做生意而已,一定先要建立起一种与生意本身无关的关系,才能开始做事吗?”我问他:“每次你来中国,我都请你吃饭,你喜欢吗?”他说:“当然喜欢!”我说:“这就对了,凡事都有逻辑的,中国人待人接物的逻辑中就强调要有情感基础,无论双方做不做生意。你喜欢中国朋友请你吃饭,但又不喜欢做生意之前先吃个饭,是觉得务虚耽误了务实的时间。但在中国人看来,做事之前先吃个饭,就像你们见面之前先贴个脸一样,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逻辑性的礼貌而已。”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中,事实和观点都是不难理解的,最难理解的是逻辑,唯一无法翻译的也是逻辑。在与欧洲人相处、共事的过程中,根本性的、最难解决的误解,都发生在逻辑层面而不是事实或观点的层面。这其实揭示出我们在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工作时,应当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对中国逻辑的坚持,而非翻来覆去解释事实和观点上。文化中心论是任何一个文化中的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天性,隐然拥有历史和文化优越感的西方人更是如此,但把自己文化的逻辑当作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逻辑,就一定会犯妄自尊大的错误,甚至破坏沟通、造成损失。
当然,我的这位朋友是打心眼里喜欢中国文化,也乐意和中国打交道的。但他的“遭遇”却提醒了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相互尊重”却很容易做到。就像我在欧洲一定要尊重本地人约你吃饭却一定会在结账时AA制一样,让西方人适应中国“先务虚再务实”的逻辑,而不是改变这种逻辑去迎合对方,也应当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