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巴黎的文化摇篮

2018-11-07博客览胜 0cnfrance2017

伊婵 博客

法国民众诗人雅克·普雷维尔1948年写过一首诗《再到塞纳河上》,收在《故事集》里,表达出一个巴黎人对该城最美的“水上林荫大道”的深切眷恋。十年后,他又为荷兰电影艺术家伊文思拍摄的浪漫抒情纪录片《塞纳河邂逅巴黎》配诗,将这城这河比喻为一对情侣。从古到今,塞纳河始终是巴黎文化艺术的源泉。

美丽的塞娜女神

“塞纳”(la Seine)这个名字源于希腊神话里的河神“塞娜”(la déesse Sequana)。据传,忠实的信徒们来到她身边,百病可愈。确实,两千年前,塞纳河由东南方向流来,伸开双臂拥抱当时称作“卢泰丝”(Lutèce)的“城岛”(l'Ile de la Cité),然后缓缓向西北淌去。女神不时回眸,频送秋波,在巴黎地区绵延达13公里。塞纳河全长777公里,其上有特洛瓦(Troyes)、墨伦(Melun)、巴黎、鲁昂(Rouen)和勒阿弗尔(le Havre)五座主要城市,河道分为小塞纳、上塞纳、巴黎段、下塞纳和海上塞纳五大段。塞纳河两岸景色秀丽,在巴黎段的河上共有37座桥,其中4座是步行桥,2座是铁路桥,另有一桥将河里的城岛和圣路易岛(l'Ile Saint-Louis)两处连在一起。巴黎城岛的花市、圣母院,塞纳河中的码头、游船,不断出现在诗歌、小说和绘画作品里,给读者无比美好的印象。人们游览巴黎,可以从旅游指南上看到介绍阿波里奈尔的诗歌《米拉波桥》《le Pont Mirabeau》。若是乘坐舴艋船到彼处,可见1710年在巴黎圣母院里发现的巴黎城徽,那是一艘古帆船,船下铭刻着光明城的箴言“能使她颠簸,不能使她沉没”(Fluctuat nec mergitur),这正是巴黎与塞纳河相互依存的象征。

塞纳河畔的旧书摊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一些城市的河边布满消费商品的货摊。唯有巴黎塞纳河畔,游人放眼见到的却是沿堤岸伸展,长达3公里的旧书摊,这一全球最大的露天书店,显示出巴黎的文化传统。趋近一看,那是一个个绿色的书箱,固定在河堤石栏杆上,作为开放书架,陈列着各类新旧书籍,铜版、木版或石印彩画、历史明信片,尤其是一些精装的绝版珍本,供书虫“淘宝”选购。据上世纪九十年代统计,这些旧书摊有230家,今年刚由玛森出版社推出的《巴黎稀奇职业》(Métiers de Paris, rares et insolites)一书,介绍了塞纳河畔旧书摊的悠久历史。据该书作者西比勒·卡纳克称,该旧书集市缘于十六世纪,起自塞纳河左岸,逐渐向右岸扩展,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一开始,旧书摊遭受王室当局的驱赶,但数量日益增多,到1604年集中到“新桥”(le Pont Neuf),活动始终不断。经历四个世纪到今天,绿色书箱已有900个,囊括近30万种书籍,还有数不清的旧期刊、历史明信片和各个时代的纪念邮票。凡是在巴黎市内几家大书店无法看见的文化资料,只要有心寻觅,差不多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踪迹,实在是一处淘书刊、寻史料供研究的宝地。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