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清博客
在中国,一不留神,成片的高楼拔地而起。在法国,开工之后,一年半载却不见楼起来。一个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达国家,建楼的速度却倒了个个儿,为了解其中的不同与反差,记者不仅多次到工地去看法国人建楼,而且还采访了法国建筑住房经济和法律学研究学院院长阿兰?贝沙德先生。
凑巧的是,在离本报驻巴黎分社不远处就有一个建筑工地,从钻探地基到开挖地下部分,记者有机会一探法国人建楼的过程。这是一个地上4层地下1层的楼房,面积约1万平米,工程量不大。但在地下部分挖开之后,除在四面建造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护墙外,还在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加撑了几十根粗大的钢管,且每个90度角处又横顶了钢管。楼房未建,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投入可见一斑,可它杜绝了工程可能造成的诸多不安全因素。
工地的一边是邮局、一边是马路,另两边紧挨医院和居民楼,由于施工方准备工作做得到位,各面与工地仅一栏之隔,但却各行其事、互不干扰。施工是正常上班时间而作,到了下班时间而息,周六周日也照样休息。运土车、材料车、水泥搅拌车谁进谁出,由调度来控制,地面干干净净,交通顺畅无阻。话又说回来,工程进度确实比较慢,大半年过去了,至今建筑还没有露出地面。
对此,房地产和建筑专家阿兰?贝沙德解释说,上世纪70年代,法国建筑行业也曾有过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建筑的崛起如雨后春笋。但是,人们后来发现,建筑进度虽快,但却暴露了诸如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建筑缺陷多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涉及到修复或赔偿的事,扯皮成了一种常态,往往一拖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住房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业主权益,1978年,法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建筑保险法》,对建筑行业的保险和责任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据贝沙德教授介绍,《建筑保险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工程建筑实行强制保险制度。开工之前,建筑方必须对建筑工程做全额责任保险。二、施工中实行技术考核监督制度。设立独立于建筑商的专门监督办公室,对建筑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以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三、业主只与保险公司发生关系。遇到任何质量问题和经济纠纷,保险公司经公正评估后直接赔偿业主。由此形成了一种保险公司对业主负责,建筑商对保险公司负责,监督办公室督促建筑商恪守诚信的良性循环体系。一旦建筑商丧失了资质和诚信,就要承担罚款、破产、坐牢等法律责任,并可能被淘汰出局。
“万丈高楼平地起。”贝沙德认为,百年大计,打好基础是根本。所以,地基的建造是重中之重,不仅要兼顾到地下各管网、水渠、地铁等设施,还要考虑防震、防洪。在贝沙德先生的引导下,记者开车随他来到巴黎近郊维勒纽维—勒—鲁瓦市,参观了一处在建和已建的小楼住宅区。该区由法国著名的NEXITY建筑公司承建,在已建好的楼房地下层墙体上,隔一段就留下一道宽宽的长方形进水口。如果发生洪灾就让水流进来,这样楼房既不会被冲毁,水又可起到分散压力和平衡楼房的作用。贝沙德院长说,巴黎标志性建筑56层高的蒙巴纳斯地下层也预留了灌水的空间,埃菲尔铁塔4个脚基下一直灌满了水,其目的都是为了防震。
在谈到建设速度时,贝沙德拿出了一张计算表格:一架吊车=1万平米的施工面+每天55名面上作业工人。这就是法国施工方必须遵守的指标,搞人海战术不行,夜间赶工更不允许。NEXITY公司副总经理塞尔日?埃皮纳在工地现场告诉记者,他曾去过中国并参观了一些建筑工地后发现,为了提前完工,建筑方不惜操作与流程违规,这就难免不发生塌楼事件。
贝沙德幽默地说,时间是上帝安排的,“心急难成大事”。按施工规律盖好每栋楼,这才是最省时最划算的。他举例说,巴黎圣母院从1163年开建至1345年收工,前后用了182年,可是工程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竣工。因为,当时由于资金缺乏,前面搁置的两个教堂尖顶至今仍未建成,但时间的流逝丝毫未影响人们对巴黎圣母院的敬仰和向往。相反,无数人以一砖一石精心打磨雕刻的这一永恒的世纪经典给人类留下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无与伦比。
上一篇:法国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约会
下一篇:法国重点大学招生改革争议的背后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