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法国人的“浦东情结”

2018-11-07博客览胜 0cnfrance2017

    任绍敏博客

    “你现在能想象没有浦东的上海吗?”

  在上海浦西波特曼酒店的咖啡厅,高大伟(David Gosset)如此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无法想象”,高大伟和记者一起回答。

  算起来,法国人高大伟在上海已经工作、生活了11年,而且,他一直住在浦东,自称“新新上海人”。十年前,当他跟朋友们说自己喜欢浦东时,经常会有人问他“为什么”,如今再这么说,已经不需要答案。他知道上海曾流传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今天的年轻人已非常热衷住在浦东。

  高大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论坛创始人,对他栖息的浦东,有着浓浓的感情。11年里,他只搬过一次家,位于金桥的公寓,已经住了8年,房东变成了朋友。早晨,他会在社区里跑步,有时候也骑车去川沙,甚至远赴南汇,和当地的农民交流。

  在高大伟看来,浦东是中国现代化的象征,浦东陆家嘴也是世界上最现代的地区之一。他注意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是以“浦东”来命名的,而不是“上海”。他说,中国政府希望21世纪的中国干部能了解浦东的历史、发展、规划,学习浦东,很有意思,中国需要更多“浦东”,在西部,在东北,“不过很难”。

  住在浦东,高大伟也愿意去浦西,开会,看朋友,另一个法国人戴伯松(Dominique de Boisseson)就是他在浦西的朋友之一。

  年近七旬的戴伯松,脸色红润,笑容和蔼,看起来非常精神,2007年,他从阿尔卡特中国公司总裁的位子上退休,没有回到家乡巴黎,而是在上海新天地附近买房长住。戴伯松娶了个英国太太,太太在上海生活久了,会讲中文,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舒适的国际大都市,21岁的儿子虽然在欧洲,也在考虑过几年来上海发展。

  戴伯松住在浦西,不过从他1997年到上海,就一直在浦东工作。说起来,戴伯松跟上海的渊源也颇深厚,据说1993年他还在阿尔卡特总部任全球战略顾问时,就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用三年时间15次向老板请调来上海,最终于1997年如愿以偿。

  十几年间,戴伯松见证了浦东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到世纪大道上班时,找不到一家好的餐厅,请人吃饭要到浦西,而且那时浦东浦西之间的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员工下班只能依赖公司的班车。

  戴伯松认为,浦东的硬环境足以媲美纽约、巴黎,一些地区比纽约、巴黎更干净、整洁,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比如过马路很危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不让行人,或者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些人随地吐痰,上海新移民包括民工孩子的上学问题等等。

  仅仅20年的时间,浦东变成一个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高大伟说,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成功,很不容易,“中国需要品牌”。不过,他也称,上海不完美,浦东不完美,但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

  高大伟还认为,上海会举办世界上最成功的世博会,浦东贡献很大,世博园区有很多漂亮的场馆,但最重要的不是中国馆、日本馆、美国馆、法国馆,而是一个看不见的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六个月很多外国人来看世博会,必然加强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消除成见和偏见。

  谈起浦东的不足,高大伟说,历史还短,浦东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没有很好的书店,尤其是外文书店。喜欢看书的高大伟,不愿意到网上买书,更乐意在书架间流连,触摸书的质感,闻闻书的清香,而书房早已堆满了各种语言的书籍,“为此常常挨台北籍太太的骂,也很害怕搬家”,高大伟的无奈里蕴藏着幸福。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