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展北在京开幕

2018-11-07法中交流 0cnfrance2017
财新网   记者:刘爽爽

2017年5月28日,“高压——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展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红砖美术馆主办,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ADIAF)协办,将持续至8月27日。

展览集结了八位“马塞尔·杜尚奖”获得者的作品,其中三位将亲自来华参展。杜尚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奖项之一,本次展览借此全面梳理回顾杜尚奖的历史,展出2000年至2017年的近七十位提名艺术家的图片、影像、图录及其它文献资料。

卡德尔•阿提亚,《反观记忆》,2016,高清影像,48分

卡德尔·阿提亚是2016年“马塞尔·杜尚奖”的获得者。《反观记忆》在影片中展示了对外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等针对幻肢症的采访,截肢者对已截除的肢体仍有存在的主观感受从而引发幻觉。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罗文哲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让更多中国观众了解法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也期待这些法国艺术家能更好地认识中国,未来创作相关作品。”

展览的主题是“High Tension”(高压)。“Tension”一词在法语中有多层含义。策展人阿尔弗雷德·帕克芒(Alfred Pacquement)介绍,“高压”可以描述电流在最高值时的能量传递。在艺术中表现为艺术家传递给观众的精神能量。艺术家西普里安·加亚尔作品中爆炸的烟花和街头斗殴的图像就是有力的诠释。同样,艺术家朱利安·佩维厄的恢复性技术实验、洛朗·格拉索对自然现象的影射也可以如此理解。

两种物质互相排斥、吸引会产生“张力”(tension)。艺术家塔提亚娜·图薇的装置作品中,发光的灯泡、线性装置、被磁铁绷紧的铅垂线明显地体现出这种张力。

“Tension”还意味着紧张局势即将被打破的临界状态,这种紧张局势可以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争端,也可能来自任何一种对立。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的作品以“修复”为主题。他的电影诗《反观记忆》和装置作品“树”,用暴力的痕迹和残缺的肢体,将物理创伤与社会历史的创伤交织在一起,反思战争的恶果。艺术家洛朗·格拉索的作品展现了权力的地标——当权者的宫殿,作品拍摄于2016年法国总统官邸“爱丽舍宫”金厅,让观众看到不同时代的法国领导者使用过的器物,了解首脑活动的礼节。艺术家西普里安·加亚尔则利用在袭击中摧毁的雕像、纳粹遗迹和压抑的城市图像创造视觉寓言。艺术家拉蒂法·艾霞克茜的装置作品“剥夺”,将一块巨大的蓝天幕布垂到地面,以未完成的形态表达忧郁。

洛朗•格拉索(2008年杜尚奖获得者),《爱丽舍》,2016,35 毫米胶片,数字化转换,16 分29 秒循环,尼古拉斯• 戈丹配乐

《爱丽舍》详尽地展现了法国总统官邸“爱丽舍宫”金厅,拍摄于上一任总统奥朗德执政期间。

法国艺术家杜尚认为,观众的参与使一件作品成为艺术品。有些艺术作品难以用准确的语言阐释,观众保持开放的态度才可能找到答案。艺术家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作品中的城市肖像、朱利安·佩维厄用编舞阐释的科学实验和新兴技术的影像都是此类。

策展人阿尔弗雷德·帕克芒说:“在信息共享的时代,现在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法国艺术和拥有共同特征的艺术家群体,取而代之的是从当代世界、个人经验、文化赋予的不同视角出发,追求个性和自由创作的艺术家。所以严格来说,这次展览不是严格的主题展,多样性才是关键词,希望借此展示法国当代艺术家的所思所想。”

帕克芒曾任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馆长,他在任期间参与了马塞尔·杜尚奖的创立。杜尚奖2000年由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ADIAF)创立,其宗旨是推广法国本土艺术。每年提名长期在法国工作或居住的四名艺术家,并从中选取一名获奖者,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向公众展览。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