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玫瑰盛开在滇西高原
2018-11-07法中交流 0cnfrance2017
科技日报
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要创新科技助力精准脱贫理念和方式,处理好外扶与内力的关系,发挥科技“倍增器”作用,把中央地方、系统内外的一切资源、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着力打造扶贫攻坚新格局。
近日记者随中国科协到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大理州鹤庆县调研,看到当地发挥科技“倍增器”作用,结合当地优势发展食用玫瑰产业初现成效。
虽是隆冬季节,滇西高原依然一片绿色。12月10日,鹤庆县松桂镇大石村41岁的李柳志早早就去给自己2亩地里的玫瑰苗浇水。种了半辈子地,这是他头一回种玫瑰,而且还是来自法国的格拉斯玫瑰。他不知道格拉斯是法国著名的鲜花之都,但他知道这2亩地是他一家脱贫的希望。
位于滇西的鹤庆县海拔高日照足、温差小、干湿分明,是玫瑰花的绝佳种植地。当地一直有种植玫瑰的传统,但由于用于美化的玫瑰鲜切花市场空间有限,玫瑰并没有给鹤庆人带来太多增收机会。土生土长的鹤庆人杨泽军,一心想改变这种现状。他创办了大理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随着云南鲜花饼的走俏,杨泽军萌生了种植食用玫瑰的想法。经过调研,2013年他引进了花期长、产量高且品质高的食用玫瑰品种法国墨红到鹤庆县大面积种植。今年又引进了品质更高的法国格拉斯玫瑰。
“以前种大麦、小麦、苞谷,一年每亩地收入只有五六百元,但这种食用玫瑰每亩产值能达到五六千元。”鹤庆县副县长李展介绍说,附近5个村有上百个农户今年起改种了法国玫瑰。到2018年,这些农户就能全部脱贫。食用玫瑰通过深加工可以制成香料,用于食品和护肤品,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鹤庆县希望通过高品质玫瑰的种植来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高品质玫瑰产业链的发展,打造生态玫瑰谷。
他们调动一切资源和积极因素,把公司、科研院所、农户拧成一股绳,让“漂洋过海”的法国玫瑰在滇西高原“落地生根”。为提高露天种植存活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李绅崇等专家帮了大忙,他们在大理丽都建立了工作站,解决法国墨红在田间种植的问题。
“刚开始,插苗的存活率只有30%—40%。花卉所专家教我们枝条选育、温度控制等技术方法,指导什么样的枝条扦插存活率更高,现在存活率达到了90%。”大理丽都技术员杨刚告诉记者。记者在育种基地看到了5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玫瑰品种,技术人员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一直在寻找最适合当地的品种,并不断提高玫瑰的品质。目前丽都已和另一家企业联合云南农科院花卉所编制了“食用玫瑰种植和加工”的云南标准,填补了我国食用玫瑰标准的空白。
从2013年起,通过土地流转,当地已形成1800亩的法国玫瑰连片种植。记者在玫瑰地里看见了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的大牌子。这些“扶贫花”已经给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村民李和平告诉记者,每亩地每年租金收入有1200元;每年4月—10月的采花时节,农民来基地打工,每天还能有70元的收入。
“科技是扶贫工作的‘倍增器’。”大理州科协主席李玉梅表示,作为科技人员的桥梁,大理科协将充分利用中国科协科技助力扶贫工程的渠道,尽量联系专家,为当地产业发展、脱贫增收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