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制定的一个新指数显示,逾1/5的法国人曾度过一段“贫困”期。
新指数不仅仅以工资单为依据,同时还考虑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如节衣缩食或住房困难等。统经所总经理科蒂斯向新闻界介绍2010版《法国社会写真》报告时强调:“贫困不仅限于收入”。
贫困新指数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报告一脉相承,统经所制定新的衡量工具。斯蒂格利茨建议用“舒适”指数补充经济增长率,考虑非商业活动和贫富不均现象。
统经所设立的新指数名为“生活条件贫困”,专门用于衡量确保日常生活舒适的基本要素的匮乏,考虑预算限制(银行透支)、付款拖延(房租或发票)、消费(每隔一天吃肉,每年外出度假一周,购买新衣、接待朋友等种种可能)、遇到住房困难等。
逾两成经历过贫困期
按照这些标准,22%16岁以上的法国人2004年到2007年(调研时期)起码经历过一年的贫困,多数是临时性的,尤其对于年轻夫妇来说。只有4%的人在这4年当中一直在这一处境中。
统经所社会研究部主任洛利维埃回顾指出,“货币贫困”(每月拥有不到950欧元)“冲击着13%的居民”,“非货币贫困”触及同样比例的居民,但只有4%的人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科蒂斯强调,暂时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法国的增长率、生产率的提高和购买力相对较弱”,这加剧了“偶然性”以及对消费的影响。
但科蒂斯指出,法国不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唯一国家。“在所有工业国里,职业生活都存在偶然性”,而“英美国家的偶然性更大”。那里的人“很难摆脱贫困”。科蒂斯重申法国公共干预的“再分配”的重要性。
生活质量指数
此外,统经所还制定了另一个指数,专门衡量“生活质量”:除了物质条件以外,这个指数还考虑健康状况、工作条件、教育水平、安全水平以及“社会资本”水平,换言之,“参与公共生活及与他人交往的情况”。
不出人意料的是,按照这些标准,低收入者和单亲家庭是两个生活质量最恶化的群体。而对于1/4最富有的法国人来说,生活质量恶化的风险明显小得多。但收入并不总是具有决定因素。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质量会因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与人交往减少而恶化。
移民子女就业
据统经所的一份调研报告揭示,父母为马格里布移民的法国人的就业率与“父母为法国人”的法国人相比,相差20个百分点。这个巨大的差距只有部分原因是文凭,但同时也可能源于歧视。
统经所指出,父母为马格里布移民的法国人,男子的就业率是65%,女子是56%。而“父母皆为法国人”的法国人的就业率男女分别为86%和74%。
统经所指出,“这两个群体之间经验、文凭、家庭状况和居住地的差异只能说明这一差距的1/3。”“余下的原因可能来自歧视的存在,但也来自无法直接衡量的一切(如职业人际网、文化资本等)”。
对男子来说,“当文凭较高或经验更为丰富时,无法说明的就业差距相对较小。”“反之,对女性来说,这个差距是始终存在的。”统经所指出,对于父母为欧洲移民的法国人来说,就业率“比较接近”。
上一篇:同居协议者不再享受家庭补助政策
下一篇:法国移民部遭取缔 一个象征的消失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