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穆斯林问题”为何层出不穷?
2018-11-07评论观察 0cnfrance2017
人民网 作者:范郑杰
近日,法国内政部长称政府将采取行动禁止巴黎西北部郊区克里希镇的穆斯林街头祈祷活动。事件的导火索追溯到2017年3月份,政府关闭克里希镇清真寺的行为引起当地穆斯林居民的不满,并定期以街头祈祷的方式进行示威。
穆斯林群体的融入一直是法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后殖民时代法国社会大量接纳了来自北非、中东等地区的穆斯林移民,穆斯林成为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据非官方统计,法国约有450万左右的穆斯林,约占法国总人口的7.5%。随着移民群体的扩大,社会融入问题越来越突出。
社会融入是一个双向和互动的概念。穆斯林群体对法国社会的融入也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穆斯林群体对法国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意愿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是东道国,包括政府、民众和社会团体对外来移民的接纳程度。
从穆斯林角度来看,该群体在法国社会相对边缘化、归属感较弱。2016年相关调查显示,相对于同等教育程度的白人和基督教徒,穆斯林群体获得工作的难度更大,收入也相对更低。同时,穆斯林群体往往聚居在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落后,难以实现阶层流动。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少数穆斯林(尤其是二代移民)对法国社会缺乏归属感,担忧被主流社会所抛弃,甚至形成仇恨和厌恶。
从法国移民政策和公民社会来看,法国共和精神掩盖了固有的文化冲突。作为“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的起源国,法国实行“多元文化主义”,在遵守共和国价值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的特性。而另一层面,“世俗主义”和“共和同化”政策使伊斯兰教徒很难真正形成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
法国的“世俗主义”可以追溯至1789年大革命,1905年基本确立了国家世俗法案。为实现政教分离,削弱天主教在法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法国一直更加强调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共和同化”政策旨在通过共和精神实现外来文化和法兰西文化的融合。因此,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群体的接纳建立在后者接受共和国价值观的基础上,而与此同时,国家认同中却缺乏伊斯兰文化因素。鉴于多数穆斯林的宗教虔诚度高,拒绝接受法兰西文化的同化,与传统社会形成文化冲突和心理隔阂。2016年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法国人认为穆斯林难以融入法国社会主要归咎于“他们缺乏积极融入的努力”。
经上分析,法国对待穆斯林移民的共和同化政策相对而言是不成功的。而此次政府禁止穆斯林当街祷告及此前出台的头巾和“布基尼”禁令,都是融入不成功的后果。
一方面,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群体的存在及其强烈的宗教忠诚度感到不适:2004年,法政府颁布法案,严令禁止在公共教育场所出现带有宗教意味的标志,禁止在公立学校佩戴头巾;2010年,再次出台规定,禁止遮面长袍进入公共场所。另一方面,穆斯林在“理想的共和国公民”和“虔诚的伊斯兰教实践者”两种身份的选择上存在困境。2003年后,第三代穆斯林群体开始成熟,此群体在看待法国的同化政策上比其父辈更为负面,认为穆斯林身份与法国文化难以融合。同时,互联网提供了发泄和聚集不满情绪的通道,使少数对法国社会不满的穆斯林年轻人成为“一小撮危险的、暴力的少数群体”,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独狼”恐袭行动的重要工具。
法国“共和同化”和宗教宽容政策下所掩盖的文化冲突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目前,穆斯林群体的边缘化和社会的“伊斯兰恐惧症”相互作用,正强化原住民与移民群体间的负面态度。从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两个层面入手,加速穆斯林群体对主流社会的融入是必要途径。针对目前穆斯林宗教场所建设不足、聚居地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需改善其宗教生活环境,降低宗教信仰的行为方式与公民公共生活的冲突性。同时,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对“反歧视”原则的重视也有助于解决穆斯林在就业市场的待遇不公问题。当然,从长远来看,实现法兰西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和谐共生终将是促进穆斯林融入法国社会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