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城发起静悄悄革命?
2018-11-07评论观察 0cnfrance2017
BBC中文网 作者:霍雷肖·克莱尔(Horatio Clare)/ 编译:苏平
“宜居城市”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怪?难道除了宜居、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交通拥堵、噪声鼎沸、人山人海、废气令人窒息的城市也许会增加生活的难度和压力。
不过,在我所工作和生活过的所有城市当中,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Grenoble)应该算得上最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格勒诺布尔四面有阿尔卑斯山环抱。大作家、格勒诺布尔人司汤达曾经形容说,这座城市“每一条街巷的尽头都是一座山”。格勒诺布尔有清新的空气,纵横交错的电车,通畅的交通,当然更缺不了美酒美食。另外这里还有一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毕业生很快可以进入科研领域。
一名当地人笑着告诉我,“巴黎所有的人都爱说自己是格勒诺布尔人。”
他们还爱说,法国大革命其实是1788年在这里发起的。此后一年,才发生巴士底监狱、断头台事件。现在,格勒诺布尔又开始掀起一场革命。这是一场更加温和的革命。我们真要看到广告时代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吗?
这场起义的“罗伯斯庇尔”是格勒诺布尔市市长、绿党人弗朗索瓦·珀尔(Francois Piolle),他的左膀右臂是一位年轻女郎露西尔·勒鲁(Lucille Leheureux)。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约好和露西尔以及当地报纸政治记者伊芙·穆利尼尔(Eve Moulinier)一起在市中心喝英国茶、黑咖啡。
伊芙很文静、也爱逗笑。她和位于巴黎的一份全国性报纸《法国星期日报》一起最先报道格勒诺布尔取缔街头广告的故事。故事立刻传遍全世界。伊芙笑着说,“推特来自世界各地,日本、英国。”很明显,她非常支持结束广告占领街头的举措。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广告牌、横幅、标语 会否导致精神负担过重?
露西尔今年只有26岁,是格勒诺布尔市议会最年轻的当选议员。她看上去和其他聪慧、自信的大学毕业生一样,不过多了一点法国范:衣饰简约时尚,带着圆眼镜,看上去非常敏锐,而且喜欢辩论。用她的话来形容,这场革命非常简单,“我们咨询市民,询问他们的看法。市民投了我们的票,我们当然要推行市民希望看到的政策。”
去年三月绿党胜出,结束了格勒诺布尔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党”执政。新市长珀尔的“第一把火”是给自己减薪、给所有的议员减薪。11月,他点燃“第二把火”:取缔公共场所广告。
露西尔解释说,“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视线水平开始自下而上地重建我们城市。只有街道才是属于人民的。公园、图书馆、车站都有关门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公共场所真正归公。”
德高集团(JCDecaux)是法国广告业巨头、专营户外广告。德高的广告牌、围板、看台照亮着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对格勒诺布尔市长的这把火,德高可是满心不悦。他们警告说,每一年格勒诺布尔将丧失高达15万欧元的广告收入。再说,难道你们就没有比拆广告牌更重要的事可做吗?
露西尔说,“德高没有透露何时遵从禁令,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媒体刊登广告被拆除的照片。”
伊芙的报社还是拍到了照片,并且上报发表。总计326个标牌、广告牌等被拆走。公交车站、电车车站的广告也都被清除。那些已然成为法国标志之一、顶着精美“帽子”的绿色广告柱也都成了历史。仅剩的一个,剥光了广告,犹如墓碑。公共场所允许张贴的只有社区公告。拆除广告后留下的空地,政府投资植树。
如果没有人提前告诉你这里有广告禁令,你也许并不会注意到。商店橱窗里还是有广告,但是,露西尔目前也正在着手控制其大小、数量和张贴位置。但是,如果你真注意到了,差别真是非常明显。
归根结底,广告的用意是向人施加心理压力。买这双鞋吧,看看她身上那件衣服,考虑考虑这条口号。没有了这个压力,格勒诺布尔明显安静、平和。虽然有超现代的电车系统,感觉氛围依然非常古朴,赏心悦目。
伊芙说,“(这项举措)很受欢迎。格勒诺布尔人喜欢当第一个吃桃子的人。我们愿意创新。”
那么,这真是一场革命吗?最近,法国对所有可以从公路边、铁路边看到的广告推出一些限制措施,即使广告是在私有土地也不例外。
格勒诺布尔还有其他更多与人分享的创新。集体花园、公共果园、自留地,禁车,开办更多学校和幼儿园,公民制定更多政策等。
露西尔说,“今天这样的世界不复存在了。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重新发明创造每一个地方。变化,必须是现在。”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网民从此拒绝看广告,再大的跨国公司可能也要低头。
上一次,格勒诺布尔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全球,通过巴黎传到美国。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格勒诺布尔静悄悄的革命激情又会传播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