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郑若麟
生活在法国的华人遭到歧视,实质上源于对其母国中国的歧视。英语中的“ChinaBashing”(斥华)、法语中的“sinophobie”(贬华、恐华、仇华)均非一个简单的词,在其背后,是约定俗成的历史。在西方史书上,以征服世界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大军东征至阿富汗开伯尔山口。据犹太教及后来的圣经传说,超越这一山口便是“野蛮地区”,居住着被上帝遗弃的“半人半兽”的野蛮民族。于是亚历山大在此铸造两扇巨大的铁门,以阻止“野蛮民族”入侵。这一传说一直潜伏在西方民众的潜意识里。十三世纪时蒙古成吉思汗大军西攻直至欧洲腹地,进一步加深了西方“文明人”对来自东方的“野蛮人”入侵的恐惧。十九世纪西方凭借工业化革命后的强大武力击败中国后,出现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黄祸论”。对中国的恐惧演变成极端的蔑视,但歧视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祸论”在西方仍然很有市场。而冷战又将意识形态融进种族歧视之中。柏林墙倒塌之后,对中国的歧视又因中国被视为美国的对手而再现。近20年来中国高速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从而重新引起西方世界的“恐华情结”,并再次导致“排华、贬华现象”高涨。
对中国的抹黑必然会影响到生活在法国的中国侨民和中国裔的法国人。反华必然会引伸出对华人的种族排斥。就法国而言,反犹、反阿拉伯人、反黑人都会遭到社会舆论甚至法律的反击;惟有一种特殊的、仅仅针对华人的“排华、贬华现象”,却可以在法国社会大行其道而不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从法国左翼社会党直到极右翼国民阵线,在其他问题上针锋相对,但蹊跷的是其某些反华言论却始终如出一辙。
问题是,出生在法国的第二、第三代华裔今天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排华、贬华对他们作为华裔法国人的严重伤害。他们拒绝成为他们国家的“二等公民”。他们的抗争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正直的法国人的支持。然而,只要他们母国的形象继续被丑化,他们的维权之路还将很漫长。
上一篇: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亲历“法式交通”
下一篇:多数法国人不相信年底失业率会反转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