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造王者贝鲁弃选押注马克龙
2018-11-06法国新闻 0cnfrance2017
法国广播电台中文网 作者:安德烈
有“造王者”之称的法国老牌政治家,中右领袖贝鲁宣布弃选,转而支持中左的前进党领袖马克龙。贝鲁连续三次竞选,三战三败。2012年第二轮选举转而支持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奥朗德最后略胜萨科齐,与他的临阵一脚不无关系。这一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玛琳娜.勒庞,贝鲁能否让马克龙实现当总统的梦想?
法国老牌政治家弗朗索瓦.贝鲁政治上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人物,政治立场上他被划为中右,但是他左右摇摆,素有变色龙之称,上次大选自己第一轮失败后转而支持左翼社会党奥朗德。这次他原本中意的是右翼共和党的朱佩,然而朱佩初选未能胜出,贝鲁先是扬言自己说不定杀出,左右观察,终于在周三宣布弃选,转而向被他之前痛骂的马克龙伸出援手。法国大选格局仍然扑簌迷离,陷于“空饷门‘的右翼大党候选人菲永仍然未能从丑闻中拔出脚来,极右翼玛琳娜.勒庞一路挺进。中间偏左的马克龙希望牢牢保住民调预测他第一轮民调仅落后于勒庞的地位。贝鲁此举对马克龙而言意义何在?
贝鲁是中右,他的政治盟友几乎全是右派,他的政治倾向右翼,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他本人却标榜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并且为追求法国尚不存在的这样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前鼓后呼。每次选举进入抉择的时候,他仍不得不投靠右翼或左翼,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右翼,这也是法国所谓中间党的宿命。
贝鲁从2002年开始,2007,2012连续三次竞选总统,连续三次失败,并且民意支持率越来越低,他与萨科齐决裂后右翼几乎视他为“叛徒”,因此,他放弃竞选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智选择。那么,贝鲁为什么支持被排在左翼的马克龙,他解释是因为马克龙也如同他一样自己定位“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
贝鲁最终选择了马克龙,但是,人们记得,在这之前,不管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贝鲁不停地抨击马克龙,特别是在金钱问题上更是抓住不放。三番五次,这位希拉克时期的教育部长批评社会党总统奥朗德的前财长“与金钱世界关系密切”。他甚至把马克龙的竞选纲领与他痛恨的萨科齐2007年的竞选计划相提并论。九月份,当前进党领导人马克龙准备宣布竞选时,贝鲁残酷地嘲讽说“他怎么可能会成功”。“在他竞选的背后,有一个网络,这就是金融寡头以及其他,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经济权力,他们现在要的是政治权力”。几周前,他还表示,“我再一次仔细阅读了马克龙的竞选纲领,我没有找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他指责马克龙“向所有人许诺”。
当马克龙辞去财政部长职务,贝鲁预感到受社会党挤压的马克龙可能会打中间派这张牌,侵占自己的领地的时候,他向他连发数箭,“马克龙是奥朗德总统经济政策的主要负责人,几年下来,成果在哪里?”他发誓,“只要我站在这里,谁也不可能拍卖中间党,我一直与这一企图斗争。”只要接受媒体采访,这位出版过『法国大革命』的人都会不厌其烦地抨击刚刚出版了『革命』的作者:“光说自己既非左派又非右派并不足以证明自己是一个中间派。”
现在,贝鲁何以自圆其说?贝鲁周三颇有点大将风度地宣称:“在某个时候,应该显示不要光想自己,而是要思考国家的前途,这就需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不止如此,贝鲁还想让人们理解他并没有放弃他一贯的逻辑:讲究政治生活的伦理。他宣称,他已要求马克龙把政治生活伦理写入他的竞选纲领。作为未来法案的一部分。他保证自己并非“急转弯,而是获得了马克龙的保证”,“如果马克龙不接受这一点的话我不可能与他结盟。”
贝鲁知道马克龙需要他。这位正在上升的政治明星周三就这样把一位政坛老手,有着“造王者”的贝鲁划入自己的阵营。极右翼领导人玛琳娜.勒庞民调一直排在第一轮第一名,并且和跟在后面的马克龙及菲永拉开了距离,尽管法官开始调查玛琳娜.勒庞保镖以她的议员公关人名义“冒领工资”,这仍然没有影响她排名第一的地位。
这也为贝鲁加盟提供了另一个证据,他强调法国正面临极右翼当政的巨大风险,“这是一个最坏的威胁法国和欧盟生存的风险”,因此,他“挺身而出”。
马克龙立即接受了民意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五的贝鲁的提议,他称赞贝鲁的决定是“一个勇敢的姿态,从未有过的姿态。”他宣布,总统大选的转折点出现了。其实,贝鲁准备弃选的台阶已经铺设了数周,这当中他逐渐软化了对马克龙的评价,他现在“完全分享”从前的“金钱代表”有关“国家局势处于危险关头的观点”。
在距离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由于左翼的四分五裂,由于右翼领袖菲永深陷“空饷门”,大选前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模糊和难以肯定。菲永初选胜出后几乎被认定是注定要当选下届总统的候选人,空饷门曝光后,舆论迅速转向。极右翼的玛琳娜.勒庞领导的党同样纠缠于司法官司,然而目前仍然享有相当高的支持率。
不过,数月以来的民调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第一轮,极右翼领先,第二轮,极右翼惨败,不管左翼还是右翼,只要设法进入第二轮,就注定胜选。在特朗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后,有关法国极右翼注定失败的预测会不会在关键时刻落空?法国的政治预言家们不敢完全排除这一梦魇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