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给了他骑士还要他当院士

2018-11-07人物聚焦 0cnfrance2017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张瑾华

2015年,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董强,刚刚当选法兰西学院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的外籍终身通讯院士,前几天因为和著名作家李欧梵的一场对谈,他回到杭州老家。

作为北大法语系主任和翻译家董强说,这些天他非常忙,因为傅雷翻译出版奖,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下月就要出结果。适逢傅雷先生去世50周年,他这个张罗者心里百感交集。

在杭州的秋天,记者与这位钱报《全民阅读周刊》的老朋友有了一次对话。

热心操办傅雷翻译出版奖的是一位杭州人

对话翻译家董强——

为什么法国人给了他骑士

还要他当院士

仅当“拼命三郎”是不够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来法国人真是喜欢您,现在该怎么称呼您?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新头衔?

董强(以下简称董):法国人就是对文化特别较真,说他们喜欢我这个中国人也不算错。

法兰西学院是一个统称。在它的名下,共有五大学院,分别是法兰西学士院、法兰西古文献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艺术学院和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

道德与政治科学院成立于1795年,主要涵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我是221年来入选该院的首位华人。

记:我注意到,您在翻译方面的成就,是入选的原因之一?

董:有很大关系。到了21世纪初,翻译问题突然变成了一个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意识到,人们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自我中心主义。我回国以后,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我是上世纪80年代从杭四中考到北京大学去的。80年代是我国翻译的一个高峰时代,许多经典著作被译成或重新译成中文,从而掀起了国人的阅读高潮。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翻译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几乎隔一段时间就有老翻译家去世,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重要的媒体讨论翻译的地位和报酬问题,等等。

记:听说你曾经是翻译圈的“拼命三郎”?

董:我2001年初回的国,起先是意识到,没有译著,怎么讨论一些国际问题,如何进入国际上最新的研究领域?于是我闷头翻译了很多作品。在六七年时间内,我独自一人翻译了二十余部作品,所以被称为“拼命三郎”。但是后来我意识到,无论我怎么翻译,怎么拼命,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

记:所以就想自己办个翻译奖?

董:是啊,2009年的时候,我同一些志同道合的法语界人士一道,与法国使馆合作,创办了“傅雷翻译出版奖”,简称傅雷奖,从那年起我就担任评委主席。我要说一句,我家乡的钱江晚报办年度“春风图书势力榜”奖,还设了金翻译家奖,影响也很大,我觉得非常好。

一个文学奖能否改变什么

记:您能说说傅雷翻译出版奖是怎么运作的?

董:我们用了傅雷先生的名字,同时又并非一个跟傅雷先生家族有关的奖。

今年适逢他去世50周年,我认为,纪念傅雷先生的最好做法,就是继承他的事业。

这个奖由中法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团队。我们从一开始,就设立了两个奖,一个专门奖励文学翻译,一个专门奖励人文社科翻译。后来,我们又意识到,翻译人才的梯队建设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任何事业都会出现断层。所以,从3年前开始,我们又设立了“新人奖”。

记:我记得余华等几位著名作家当过你们的评委,可是他们完全不懂法语啊?

董:是的,近几年来每年都会邀请两位知名人士,一名文学家,一名社科专家,担任荣誉评委。他们不懂法文,但他们有阅读外文翻译作品的经验,他们的判断,也非常重要。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译著脱离了原作的母语环境,在接受语的环境中,它具有原作的地位和价值。对一个不会外语的人来说,巴尔扎克就是傅雷的巴尔扎克,福克纳就是李文俊的福克纳,村上春树就是林少华的村上春树,昆德拉就是董强翻译的昆德拉,等等。所以,一个著名的中国作家,是可以评价一部文学译著的,即便他不懂外文。

记:诺贝尔文学奖更是每年都让大家翘首以待。您认为一个奖真的可以改变什么吗?

董:2014年我参加了巴黎国际书展,应邀与法国龚古尔奖的主要评委皮埃尔·阿苏林纳一起,讨论文学奖项的意义。

法国的龚古尔奖是全球法语国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奖项。而且,它只有一个欧元(以前是一个法郎)的象征性奖金。它的知名度,完全建立在它的公信力上。

法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奖,其中,几大文学奖(除了龚古尔奖以外,还有勒诺多、美第奇、费米纳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等等)总是能为法国文坛选出真正的经典。比如,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就得过勒诺多奖。有一年,我替一个法国人校对的贾平凹的《废都》法文版,获得了费米纳外国文学奖。这在当时是中国作家在国外获得的最高荣誉。这些奖项的存在,会形成一种机制,在作家、出版社、媒体、读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记:你怎么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鲍勃·迪伦,据说有挺鲍派和反鲍派?

董:我刚才说的龚古尔奖评委阿苏林纳,就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一个丑闻。争论的核心是,究竟今天一名歌手的作品,能不能被视为文学创作作品?挺鲍派可以拿出荷马、萨福的例子,其实我们中国的吟唱传统与诗歌结合的传统,就更强了。反鲍派则认为,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诗歌的音乐性早已内在化了,无需依赖谱曲和吟唱。

我个人觉得,这两派都有道理。反正,诺奖吸引眼球的目的,肯定是达到了!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