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名医冒死为八路军运送药品

2018-11-07人物聚焦 0cnfrance2017
   新华网   记者:肖春飞、李来房、李峥巍

  从北京东城区大甜水井胡同出发,过西直门,一路往西北,不久就到了城乡接合部,天高云阔,林木疏朗,记者的目的地是海淀大西山脚下的北安河牛涧沟,一个名叫“贝家花园”的地方。在北京初秋季节,记者寻找让古奥斯坦·贝熙业——在中华民族最困苦的年代帮助过中国的法国医生70多年前的足迹。

  贝熙业,1872年生于法国克鲁兹,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来到中国,一待就是40余年,凭借精湛的医术,蜚声北平。“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贝熙业留了下来。这位有着崇高社会地位与丰厚收入的法国名医,暗中从事着一项极其危险的事业:为八路军筹集、运送药品,让北平至晋察冀根据地的药品生命线得以畅通。

  “当时,贝熙业城里的家在大甜水井胡同16号,他骑车或开车带着药品,从西直门出城,经过数道日军关卡,到达他在西山的别墅——贝家花园。”参与整修贝家花园的海淀区干部徐之波介绍说。

  徐之波带着记者参观了贝家花园。贝家花园的建筑分为三组,沿石阶穿过山脚下的密林,首先看到巨石砌成的三层高碉楼,这是当年贝熙业给当地农民看病储存药品的地方。再爬一段山路,看到五间三明两暗的青砖南大房,建于高台之上,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北安河地区,这是贝熙业与客人聚会的地方,也是他女儿的居所。

  从南大房出发,沿着石阶继续向西北方向步行几百米,就到了贝家花园的第三组建筑——北楼,即“北大房”,这里是贝熙业和家人日常居住的地方。

  虽然主人已经离去半个多世纪,但此处仍然能够看到贝熙业的痕迹:他设计的水池、石桥、喷泉、葡萄架;他亲手栽的七叶栗树,已高过楼顶,枝叶遮天。

  抗战期间,贝家花园,曾是中国共产党京西情报联络站的一个重要网点。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北平郊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相继建立了平西、冀东、平北抗日根据地。在日伪的严密封锁下,敌后根据地药品奇缺,地下党组织找到贝熙业,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贝熙业凭借外交特权,驾车往返于北平和贝家花园,为平西抗日根据地源源不断输送药品。到了抗战后期,由于汽油成为战略物资,无法驾车,年过七旬的贝熙业就蹬着自行车,冒着生命危险运送药品。

  在留存下来的照片中,记者看到,贝熙业头戴草帽,推着自行车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从大甜水井胡同到贝家花园,30多公里土路,车辙沟深,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漫漫长路,贝熙业坚持前行,让人肃然起敬。

  在贝家花园能看到,有一条崎岖山路消失于密林之中。当年,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接到贝熙业从城里冒死运来的药品后,迅速翻过妙峰山,运往敌后抗日根据地,白求恩大夫所使用的药品,正是贝熙业运送的。

  “贝家花园是当时秘密交通线的重要节点,北平城里转移出来的人员和物资,从贝家花园翻越妙峰山,由地下交通员护送,到涧沟村,再经田庄,从青白口过永定河,一站一站像接力赛一样,来到今天门头沟区的斋堂镇马栏村,当时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再从此处转到太行山麓的河北阜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司令部驻地,然后转到延安。”北京平西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春鸣介绍说。

  在今天,贝熙业留下的多处遗迹,已被列入北京文物保护计划。贝熙业的儿子让-路易·贝熙业作序、张伟与贺洁合著的《贝熙业传奇》一书中写道:“在西山夜色初上的星空下,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蓄着白色八字胡子的外国老人,风尘仆仆地骑行在蜿蜒的山路上。”

  这一幕,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