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08法国文学奖,整体很平静,有惊无险,既没有爆出丑闻黑幕,也没有引起论战纷争。和2007年一样,女作家几乎全军覆没,无人入围最后大奖的角逐和男作家们争一雌雄;外国作家依旧风光无限好,“世界文学”似乎越来越成为法语文坛的“第一原则”,评委明显青睐来自“别处”的作家和描写别处的作品,或许这也契合萨科齐鼓吹的文化政策:法国的,就是世界的;或者倒过来:世界的,就是法国的。
勒克莱齐奥和诺贝尔文学奖
意外也不意外。继1985年克洛德·西蒙、2000年高行健之后,也该轮到法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如果有,笔耕45载、出版50多部作品的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也不啻为法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了。
他一直是一位“非典型”作家,游走四方,关注原生态和失落的文明,他的创作也风格独具,很难定位。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盛赞他是凸显 “断裂、诗意冒险和感官迷醉的作家,是对处于主流文明之外和隐匿在其底层的人性的探索者”。他批判西方的物质文明,关注被排斥、被忽视的弱小和边缘族群。他是二十一世纪的古典主义者,也是彻底的世界主义者。1994年,这位 “流浪作家”、“都市里的印第安人”在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读者调查统计中被选为在世的法国最伟大的法语作家,排在朱利安·格林前面,而勒克莱齐奥本人则说:“我会把朱利安·格拉克排在第一位。”
龚古尔奖拉伊米的《耐心之石》
对一个从老板到员工人数不到十人的小出版社P.O.L.而言,再没有比在庆祝出版社成立25周年之际迎来该社的第一个龚古尔奖更可心的礼物了。这家收编在伽利马出版集团旗下的小出版社一直以选书的眼光老辣独到著称,先后网罗了不少知名作家给它撑门面:玛格丽特·杜拉斯、帕斯卡·基尼亚尔(这两位都获过龚古尔奖,但获奖作品都没在POL出版)、玛丽·达里厄塞克……与其说2008年的龚古尔奖颁给了阿蒂克·拉伊米的 《森盖·萨布尔:耐心之石》,不如说是颁给了P.O.L.这家耐心磨剑的小出版社。
阿富汗裔法国作家和导演拉伊米1962年出生在喀布尔,1973年阿富汗发生政变,他父亲被捕入狱。三年后,其父出狱,父母先去了印度,他随后跟去,但因为没有签证,他在印度呆了六个月之后回到阿富汗。1980年底到1981年冬天,拉伊米在矿场工作,为他日后创作《土与尘》提供了灵感和素材。1984年为躲战乱,他离开阿富汗去了巴基斯坦。之后他请求得到法国的政治避难,在索邦大学读了影视传媒专业的博士。2004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土与灰》(2000)改编成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放眼未来”单元的奖项。
“耐心之石”是个隐喻,和波斯语中“神奇的黑石头”同名的森盖·萨布尔是一个崇尚圣战的阿富汗男子,他满腔热情投入了战斗,而战争回赠给他的是一颗冰冷的子弹,在颈椎,他成了虽生犹死的植物人。他那过去受他颐指气使、忍气吞声的苦命妻子守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他,和他说话,说越来越多的话。她埋怨他不该去打仗,不该受不了武器的召唤,做了英雄又怎样?如今撇下她孤身一人在乱世,除了手捻念珠喃喃祈祷,除了跟一具一动不动的男人身体说话,她还能怎样?而神奇的话匣子一旦打开,流淌的语言就成了创世纪的洪水,冲破了所有堤岸,战争的、女人的、宗教的、民族的。在这个无处逃避的“禁闭之地”,在这个萦满死亡气息的小房间,“在阿富汗或别处的某个地方”,是语言让这个阿富汗女人的形象渐渐丰盈,语言即解放,她从社会、宗教、婚姻的条条锁链中挣脱出来,有了个性,有了自我:疯狂、诅咒、愤怒、荒诞、无助、温柔。作者阿蒂克·拉伊米也把自己变成了一块耐心之石,收集聆听受难者——那些生活在阴影里的女人们内心的苦痛和希冀,经过反刍再表达出来,这个说话的女人于是成了一个象征:“这个声音从我的嗓子里溢出来,这是埋藏了几千年的声音。”一个真实的、解放的声音。这支“爱和愤怒之歌”是拉伊米第一部用法语创作的小说。2002年,塔利班政权垮台后,他首次重返故土。“回来后,我想去表现更重大的问题——禁忌,阿富汗人的秘密,但我的母语不允许我这样做。”他说,是法语给了他言说的自由。
勒诺多奖莫内南博的《卡埃尔国王》
2008年勒诺多奖的获奖作品是几内亚作家蒂埃尔诺·莫内南博的《卡埃尔国王》(色伊出版社)。这是勒诺多奖在十年中第三次把该奖颁给非洲作家,前两次分别是2000年阿玛杜·库卢玛和2006年阿兰·马邦库。
莫内南博1947年出生在几内亚,1969年逃离塞库·杜尔的专政,现居法国冈城,已出版一部戏剧九部小说。颁奖那天,作家在自己家中,这很符合他一贯的看法:“一个艺术家应该永远呆在流放的位置。”在《卡埃尔国王》一书中,他把自己流放到非洲历史中,写出了一部充满18世纪哲理喻世风格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法国的埃梅-维克多-奥列维·德·桑德瓦尔子爵,在法国默默无闻,但在几内亚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是19世纪工业革命和进步思想的产物,一个博览群书(尤其是探险家游历)的怪人,理想主义者。广袤、神奇的非洲让他痴迷,他带着热望来到福塔贾隆这块古老的土地——西非最高的高原区。在颇耳人的王国里,这个里昂工程师想造一条铁路。他下定决心要成为当地的国王,建立第一个黑人和白人和谐共处的国家。他要让法兰西文明照耀他的国度,开荒辟地,尤其是开化当地人的心智。1879年他在非洲戈里上岸,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和手套,满心欢喜的子爵也不怕人笑话,深情地呼唤:“我来了,古老的非洲,我来了!”什么都不能阻挡他的雄心壮志,不顾巴黎地理学家们的警告,不顾英国年轻领事的冷淡,甚至不顾戈里国王对颇耳人 (作者所属的种族)的抨击。埃梅,改名耶梅,历经各种疾病和恶劣自然条件的考验,他最终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并正式成为颇耳人的统治者。虽然这条铁路最终并没能修建成功,子爵逃回法国马赛,在困顿中郁郁而终。莫内南博在之前的《颇耳人》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他,对他颇有微词,但在读过探险家的旅行日志后改变了观点。他把子爵的传奇写成了一部史诗式的故事,一个殖民乌托邦,一个理想的殖民的梦想:和颇耳人的真正的相遇。
费米娜奖
让-路易·富尼埃的
《我们去哪儿,爸爸?》
2008年打动费米娜奖的女评委的是一个老爸爸——法国作家让-路易·富尼埃的《我们去哪儿,爸爸?》(Stock出版社),该书一推出就被媒体炒得火热,描写作者和两个残障儿子的生活,“想到自己可能有残障孩子,就像想到地震,想到世界末日,似乎经历一次就足以让人垮掉,而我却经历了两次世界末日。”而世界末日在亲情的关怀和宽容下却结出了爱和信赖的果实。朴实情真是该书最大的卖点,这部排在2008金秋畅销书榜首的获奖作品,甚至在11月初获奖前就已经一印再印,达7万册之多。费米娜外国小说奖颁给了意大利作家桑德罗·维罗内西的《平静的混乱》(格拉塞出版社),该书获奖前已售出2.7万册,得悉获奖又有1.5万册补充到各大书店的货架上。该书是作家第5部小说,目前正在改编成电影,估计很快就能在法国各大影院公映。《平静的混乱》讲的是一个男子在他妻子心脏病突然发作的时候救了一位落水的女子,从此生活开始摇摆不定。费米娜最佳散文奖颁给了德尼·波达里岱的 《话外音》(MercuredeFrance出版社),讲述的是戏剧的历史和作者那一代人的声音。
其他文学奖项
2008年的文学秋潮中,不少小出版社也崭露头角,欢天喜地分到了蛋糕。法兰西学院大奖颁给了马克·布莱桑的《最后的讲座》(deFallois出版社);小出版社Zulma迎来了该社的第一个美第奇奖——让-玛丽·德·罗布莱的《在那老虎当家的地方》,美第奇外国小说奖颁给了瑞士作家阿兰-克洛德·苏尔泽的 《一个完美的男孩》(JacquelineChambon出版社);“联盟奖”在经过了14轮投票之后,最终“痛苦地”颁给了塞尔日·布朗里的《第一原则,第二原则》(Lattès出版社);十二月奖颁给了马西亚·埃纳尔的 《区域》(ActesSud出版社);龚古尔中学生奖颁给了卡特琳娜·居塞的《锦绣前程》(伽利马出版社)。
上一篇:推荐品牌———法国鳄鱼
下一篇:法国文章中的洗劫圆明园经历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