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离群索居的法国人

2018-11-07博客览胜 0cnfrance2017

安德烈 博客

人人都离不开手机、汽车?不尽然。在法国,有这么一群人,抛却现代化的生活,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如果把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简括为不断地消费,不断地追求高科技产品,那么,前者就是反消费主义者。
他们反对增长式的消费,并尽量把消费递减到最低限度。

法国『世界报』介绍了这样一群人,克里斯多夫一家就很典型。很早,他们就抛却了汽车,全家步行,孩子们上学步行,大人上班步行。克里斯多夫不喜欢用递减这个概念来概括他们的生活,更愿意说自己“自愿过简朴的日子”。他说,有一天他和妻子发现,原来好多东西并不十分需要。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决定停止所有的贷款。刮胡刀是手动的,身上穿的咖啡色毛衣是捡来的。克里斯多夫说,“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穿过的,我们的家具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他们还自己做果酱,用拾来的木头烧壁炉取暖,用洗过衣服的再生水浇门前的园子。他和妻子用木头灰制造洗衣粉,用绿黏土充当牙膏,用锯末、石灰、沙子、以及废纸做建筑材料。

时间比金钱重要

克里斯多夫是位公务员。全家就靠他的一点工资生活。在他看来,他在时间上远远比别人富有。他拒绝使用银行,每周的家用全都换成现金,装在一个信封里。采购物品,他喜欢购买住家200公里以内出产的东西。他说,“我宁肯吃附近出产的大米也不去买泰国大米”。他拒绝坐飞机,他还难以理解为什么不禁止短程航班,这种航班环保成本极高。

同大多数离群索居的人比起来,克里斯多夫一家作出的唯一让步是生活在城市。他说这样做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也使用互联网,家里有一部旧电视,给孩子们看。有时出远门,他也使用小汽车,但和其他人合用。

克里斯多夫最极端的表现是在教育上。他自己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他认为学校不尊重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学校无视孩子们的生物节奏。拒绝让孩子们上学就避免了学校教会孩子们竞争。好在法国教育部也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唯一的条件是孩子到十六岁时,必须通过考核确认。他妻子生孩子也不去医院,因为医院的体制要求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时间和吃奶的方式。他们自己接生,自己喂奶。

七十年代开始,就兴起类似的递减式的生活方式,但后来被漫画化了。过这种生活的人被描写成一群离群索居,抛却都市,充满世纪末思想的灰色人群。比如一本连环画提出的口号就是“让一切都停止”! 看起来挺吓人的。现在愿意过简朴生活的人多了起来,根据调查,有27%的法国人愿意明显减少消费。

弗朗索瓦姿并没有让一切都停止。高个,漂亮,她选择过简朴的生活:穿只要能穿得出去的旧衣服,从不化妆。用土肥皂洗澡,用乳油木擦脸。她说:“递减,也是一种生活的途径。很年轻的时侯,我就思考诸如组织、分工、以及学业完成后进入工作的隧道,直至退休等问题,这些问题让我感到害怕”。她丢开了工作,先到一个社会融入协会工作,后来和另外两位女士出版了一个专门推荐如何购买环保产品的小册子。她决定不再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里面找工作,把培养自己的系统远远丢在脑后。她的伴侣也把收入不错的工作辞掉了。她说:“这既是一种生活的 选择也是为了环保。我们想终止仅仅依靠购买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有能力这样做。消费,逛商店,浪费了许多时间,我想做其他的事”。

我们不是“绿色高棉”

弗朗索瓦姿承认,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并不容易。在社会边缘开创一个世界困难重重,还必须应对现实生活。比如,她就未能像克里斯多夫那样在家中教育孩子。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个学校,但必须每天早晨开车送孩子。他们家有一辆车,但除非必要,一般不用。不能完全不坐飞机,因为她的丈夫家在国外,回家探亲, 必须要坐。但坐得越少越好。他们消费的都是就近生产的产品,他们几乎不用使用包装袋的商品,把垃圾减少到最少。她也自己制造洗衣粉,拒绝家里拥有电器。当然,她还是让全家保留了一个手机。他们家的室内温度维持在19度,使用的是太阳能或煤气,冷了就多穿一件毛衣。只在周末吃肉。

弗朗索瓦姿的父母觉得他们不够谨慎。但这位年轻的女人试着尽量不要在家庭聚会时生气。她说:“有时我看到他们浪费就来火,但这只能惹人生气并不能好好对话”。有一天,在一个家庭成员家里做客时,她把所有在她看来不需要的灯都关了,一下子惹得大家吵吵嚷嚷。不过,弗朗索瓦姿辩护说:“我努力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我要求他们也要接受我的生活方式一样。当我听到人们用绿色高棉或者小塔利班形容我们,我自问我们到底做了什么,配这样暴力的形容词?当我一个人在充斥小车的大街上骑车子,我并没有把对方看作是“纳粹”。暴力不在我们这里”。

递减的想法在今日法国有多大影响?即使接近这样一群人的人也说不清。所谓递减一派人的世界,就像许许多多其他的小世界一样,里面也分成了很多派别。有时候也很激烈。比如主张不增长的一派就认为一些环保领袖诸如Cohn-Bendit和Hulot所提倡的持续发展是骗子的学说,伪善!『Entropia』杂志创刊人拉图什说:我们同时触及到了各种流派 :一方面是六八年的老思潮,一方面还有反全球化人士,还有其他诸如Le Monde Diplômatique的朋友 ;以及更年轻的一代人。在这几大思潮中游泳 并不容易。几种倾向互相补充又互相对抗。一种主张生活方式的选择应仅仅 限制在个人范围,即使有时从个人扩大到集体,也仅仅是地方性的;另一种主张比较激进,认为前者的主张很美,但要实现真正的变革就要有一场革命。拉图什 认为,“必须要有一场文化的革命。改变看法和落实看法不可能停留在个人的阶段”。

不过,更多的递减派远离争论。对弗朗索瓦姿和她的伴侣来说,下一步的计划是搬到阿尔卑斯山脚下,在一座小城的旁边过乡村生活。这符合他们的理想。当然,弗朗索瓦姿打算把电脑留在身旁。她反对与人隔离起来。她说,“我们这样生活的人本来就不多,同大家保持联系就很重要了”。

对皮埃罗里克来说,他 想到森林深处找一块地,安安静静地生活下来。他觉得,在社会边缘生活,并不艰难。其实挺好玩的。况且,能常常找到和他们一样生活的人。他不承认自己是一种所谓的“新教徒”。他说,“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其实是一种个人的愿望,过一种和自己的愿望相符合的生活。这也许是最好的改变事物的方式”。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