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霞博客
“译者对原文理解深刻,译笔流畅,文字风格连贯,对诸多典故出处把握精准,将法兰西一位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灵魂世界完整地呈示在中国读者面前,在完成历代翻译
家的夙愿的同时,为当代中国读者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他的身心与作者交融,完成了作者的某种近乎孔子的理想:‘最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为楷模,有条有理,不求奇迹,不思荒诞。’他的名字叫马振骋。”
在前不久首届“傅雷翻译奖”颁奖大会上,马振骋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与另一位译者张祖建翻译的列维-斯特劳斯的《面具之道》,从26家出版社参选的39种图书中胜出,同获该项殊荣。
实际上,马振骋与蒙田的结缘远不是从这次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蒙田随笔全集》开始的。早在1993年,马振骋就和另外六位译者合译了国内首版的《蒙田随笔全集》三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因为是合译,每位译者的理解不一样,行文风格也不同。此外别的选集版本,都是零零碎碎,比如蒙田论什么什么,只不过是译者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几段选译出来。原来的文章是两万字,翻译出来的可能只有四千字。但译者并不说明这些,这样给读者造成一个印象,以为蒙田的文章就是这样零零碎碎的。正因为此,当2003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领导问他有没有兴趣独译全集时,马振骋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次他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全书80万字,较之当年译林的合译本少了20万字。精炼、温雅的文字里,不仅再现了四百年前蒙田的博洽和智性,更有译者的风格和特色在其中。
从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的大地》开始,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马振骋翻译了左拉、卢梭、波伏娃、杜拉斯、蒙田、纪德、米兰·昆德拉等人的30多部作品,覆盖了四五百年间的法国文学史。那些喜欢法国文学的读者一说起他的名字,感到格外亲切,在书店淘书时,一册印有“马振骋”的新书在手,总令人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曾经有人誉他“为法语文学而生”,擅长文字功夫的老先生稍做改动,戏称自己“以法语文学为生”。说法不同,但对自己的选择,几十年的努力和坚持,马振骋只有一句话:“如果回过头去重新来过,依然会选择美丽的法语。”
1957年,马振骋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届法语专业毕业生。“我这人大脑机能区肯定少了几块,除了语文历史以外,学理科都不开窍”。他就像两度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罗曼·加里在自传体小说《晨之诺》中说的那样:“像个任何事都做不成的人那样,搞起了文学”。
马振骋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的大地》。那是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向他约稿,他选择了《人的大地》,随后还翻译了《小王子》、《夜航》和《空军飞行员》。而翻译生涯始自《人的大地》,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60年代,一些法国留学生到家里做客,他们在路上看的书,就留下来了。在这些原版书里,就有一本《人的大地》,那时他第一次留意这个古怪的名字——圣埃克苏佩里。
书一开头便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来自大地,更多于来自全部的书本。因为土地桀骜不驯。人在跟障碍较量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马振骋立刻被吸引了,明白写这样句子的作家有许多话要说。那时,他正处在渴望有好书读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初,华北平原的一个乡野,冬天,窗外是黄土、朔风、灰空、秃树和几排砖头平房,书里则是沙漠、风暴、黑夜、高山和满天星斗。马振骋回忆说,两者的背景如此相似,他看一会儿书,又看一会儿窗外,感觉不到书里书外有40年和几千公里的时空差别。
“好的作品都是改出来的”。马振骋将翻译比作是做工艺品,快不得,需要反反复复的修改。他一贯是这样,人家催的活,绝对不接,哪怕是稿费付得比平时的高些。对于当前社会上对翻译质量的批评,马振骋认为出版方也有一定的责任。出版社总是想拿付钟点工的钱来请大师傅,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稿费基本在千字六十元左右,或者更低,年轻人没办法只好接受,但资深的就不愿意干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翻译质量问题。年轻人没有多少经验和积累,一上来就翻译大部头的经典,水平自然是大打折扣。甚至一些高校的学者自己挂名,让学生翻译,很多出版社因为要赶时间出版,也默许这样的做法。大家形成默契,于是“一起干坏事”。
尽管如此,马振骋说,仍然有一些人在勤勤恳恳地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抱着一种志愿者的心态,或是业余,或是退休之后,都不靠翻译的钱过日子。他希望出版方给予译者应得的荣誉感(如署名),在书稿编校的把关上,多尊重一些译者的意见。
翻译是一件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看到很多好的法文书,经自己的劳动转换成中文给更多的读者阅读,很开心。有人曾问马振骋这么多年搞翻译苦不苦?他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觉得苦。“就像爱一个人,你爱她,为她做什么事情就都愿意了。”
上一篇:再谈著名法国“清泉案”官司
下一篇:法国傅雷翻译奖得主-张祖建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