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粹势力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衰退
2018-11-07评论观察 0cnfrance2017
新浪网 作者:程实
“莫言下岭便无难, ,一山放过一山拦。”三月中旬至今,冲刺阶段的法国大选风云变幻。前有荷兰大选有惊无险的喜人结果,后有勒庞民调支持率的连续下挫。欧洲民粹主义涨潮看似由盛转衰,市场对法国大选的预期也日趋乐观。
我们认为,在经济、政治和历史的三重维度,荷兰和法国的民粹势力差异悬殊,荷兰大选并非法国大选的合理参照。另一方面,由于主流信息存在偏误增强机制,近期勒庞支持率的走低更可能是主流民调的假象。
法国民粹势力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衰退,仍有较高概率复制美国大选的“N”型逆转。当前的市场可能已经陷入盲目的乐观,并系统性低估了勒庞胜选的真实可能。随着大选临近,我们建议,投资者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荷兰大选并非民粹风向标。目前,市场对法国大选的乐观情绪首先源于荷兰大选的有惊无险。随着3月16日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在大选中落败,欧洲多国国债收益率应声下降,并伴随欧元走强,表明市场对于欧洲民粹势力泛滥的担忧开始消解。
但是,我们认为,荷兰大选不足以成为欧洲民粹势力的风向标。基于以下三个维度,荷兰和法国的民粹势力差异悬殊,以荷兰大选推测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选,将严重低估民粹政党胜选的风险。
第一,荷兰经济条件大幅优于法国。居民收入和就业问题的恶化是社会割裂加剧、民粹主义膨胀的必备经济条件。对于国小民富的荷兰,这两大条件均不成熟。从收入问题看,荷兰居民收入的相对增速、绝对水平和分配公平性均优于欧洲总体水平(详见附图)。2014-2016年,荷兰经济增速均值为1.84%,较欧元区、德国和法国分别高出0.22、0.19和0.80个百分点;荷兰人均GDP较欧元区、德国和法国,年均分别高出9326、2808和7235欧元。2008-2015年,荷兰基尼系数则长期低于欧盟、德国和法国。
从失业问题看,2014-2016年,法国总体失业率始终居于10%左右,而荷兰总体失业率则从7.90%的高位持续下降至6.74%,居民就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关键的青年失业问题,相比于欧盟和法国,2014至今荷兰的青年失业率均值分别落后8.64和12.89个百分点,进而有效限制了激进群体的发展空间。因此,无论相对于欧洲总体还是近邻法国,荷兰均具有抵御民粹势力的经济优势,难以作为参考标杆。
第二,荷、法承担不同地缘政治成本。英国退欧的前鉴表明,地缘政治因素是本轮欧洲民粹主义涨潮的重要动力。在欧洲地缘政治的视角下,荷兰和法国的角色截然不同。根据学理,可以将欧盟的安全稳定视为公共品。作为欧盟核心,德国和法国是这一公共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成本承担者,而荷兰等其他国家则是高获益、低成本的“搭便车者”(Free Rider)。难民成本方面,根据欧盟的配额,2016-2017年德国和法国的接收难民规模需占欧盟总量的25%和19%(详见附图)。
这一负担不仅远高于欧盟其他成员,更大幅超出两国经济总量在欧盟的占比。安全成本方面,法国和德国已成为欧盟的首要恐袭目标,承担了最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据我们统计,2015年至今,法国遭遇的恐袭次数位列欧盟第一,遇难人数超过其他各国总和,而荷兰则未遭受恐袭(详见附图)。
因此,随着欧洲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法国民众日趋不堪重负。相比于荷兰,反欧洲一体化、反移民的民粹主义诉求将在法国受到更为广泛、坚定的支持,并在大选中为民粹政党提供日趋壮大的票仓。欧元区和欧盟的“堡垒”更可能从法国这一核心支柱开始坍塌,而非从荷兰等侧翼国家。
第三,法国民粹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看似多元、开放的法国,实则是欧洲民粹力量最悠久、最强大的据点,一方面,法国是当代欧洲民粹政党的发源地和输出国。1984年,法国国民阵线成为首个在全国性选举中获胜的欧洲民粹政党。上世纪90年代,该党成为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模范,并积极构造欧洲民粹政党网络,如对1998年瑞典大选中的民粹势力提供资助。另一方面,法国民粹政党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组织架构、政策纲领和选民基础,保持了对法国政坛的长期压力。2002年,法国国民阵线主席老勒庞就曾创下16.9%的历史得票记录,进入第二轮总统选举。2011年至今,新任主席玛丽·勒庞主动淡化民粹政党的极端主张,紧扣失业问题和地缘政治冲突,全力争取工人群体、青年群体和底层群众。较之于2002年,这一套“特朗普式”的策略成功扩大了法国国民阵线的选民基础,推动勒庞的民调支持率一度位居首位。
主流信息引发“N”型逆转。3月中旬以来,勒庞的民调支持率出现持续回落,为市场乐观情绪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根据英国退欧公投和美国大选的经验,主流信息存在内生的自我增强机制,从而使系统性偏误不断强化。在大选投票前夕,这种强化达到顶峰,可能臆造出民粹势力“由盛转衰”的幻觉,并引导市场产生盲目的乐观,最终引发民粹势力的“N”型逆转。
机制一,主流信息的偏误增强。正如我们之前报告所指出,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以来,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对民粹力量的判断屡屡失败,主流信息不断出现系统性偏误。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对于民粹势力,主流信息陷入内生的偏误增强机制。思想层面,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依附精英政治模式,排斥“乌合之众”的潜在力量;重视总量性、宏观性的利益得失,忽视结构性、微观性的分配失衡。
因此,主流信息往往误读底层群众的诉求方向和强度。工具层面,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民调存在真实性偏误和投票率偏误。在主流价值观的重压下,部分选民会在民调中隐藏自身的民粹倾向。
而在投票中,民粹阵营的选民往往更为激进,投票率也更高。这导致主流民调大概率地低估民粹政党的真实得票数。综合来看,主流信息的思想偏误难以得到现实数据的纠正,反而会与工具偏误相互支持,形成了不断增强的“偏误闭环”。
机制二,民粹势力的“N”型逆转。在上述的偏误增强机制下,大选越接近终点,主流信息与微观现实的偏离越多,越容易形成对民粹势力的盲目低估。受此影响,民粹势力的崛起大概率遵循“先升后降,最后逆转”的“N”型路径。
第一步,大选前期,未受重视的民粹政党异军突起,不断缩小与传统政党的民调差距,甚至实现反超,市场随之陷入恐慌。
第二步,主流信息对民粹政党加以判断,“偏误闭环”开启。主流偏误不断增强,并在投票前夕达到顶峰。因此,从主流民调看,民粹政党“由盛转衰”,传统政党“胜利在望”,进而导致市场盲目乐观。但双方力量对比并未发生实质性扭转。
第三步,投票结果揭晓,微观现实击碎主观偏误,民粹政党获得胜选,市场受到重大冲击。在2016年的英国退欧公投和美国大选中,这一“N”型路径均清晰可见(详见附图)。公投前两周,退欧民调支持率开始回落,至公投前一天已落后2个百分点,但公投结果最终支持退欧。大选前两周,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开始下降,至大选前一天已大幅落后4个百分点,但特朗普最终胜选。
我们的判断。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市场乐观情绪的两大依据均难以成立。一方面,从多重维度来看,法国的民粹势力远胜于荷兰,荷兰大选的结果对于法国大选并无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在没有重大事件冲击的情况下,勒庞近期的民调走低更可能是主流信息的偏误。民粹势力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衰退,勒庞胜选的概率也并未真正下降。因此,在盲目乐观的市场情绪中,法国大选有较大概率重演“N”型逆转。我们建议,在大选前夕,投资者依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系统性地低估法国民粹崛起的真实可能。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著有《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