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发现生产线回迁难以带来就业机会

2020-09-23评论观察 0欧洲时报
法国工厂工人

法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敦促企业将生产线回迁至法国和欧洲,但经济学家指出,即便部分企业回迁生产线,恐怕也不会在法国创造太多就业机会。

法新社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法国制造”问题不时成为议论焦点。法国负责工业事务的助理部长帕尼埃-鲁纳舍(Agnès Pannier-Runacher)今年9月表示,法国是生产外迁现象最严重的欧洲国家,从2000年到2016年共流失了100万个工业生产岗位;而经济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则在九月中旬表示,“法国有真正能力促使工业生产回迁。”

而在眼下,法国仍然在经历关厂和裁员的危机,其中有些是受新冠疫情打击的结果,例如空客集团;有些是缺乏竞争力所致,例如日本轮胎生产商普利司通最近刚刚关闭了位于法国北部Béthune市的工厂。

法国政府在经济重振计划中,也针对企业的改造和回迁设定了补助项目,但经济部同时指出,这些补助必须是“经济上可持续的,而不能用来补贴亏损项目”。

法国“国际视野及信息研究中心”(Cepii)的经济学家维卡尔(Vincent Vicard)对此表示,在所有的富裕国家中,工业部门都面临就业岗位流失的问题,因为相对其他部门,工业的生产率提高(尤其出于自动化进展)最为明显。

而巴黎-多菲内大学(Paris-Dauphine)的经济学教授穆武(El Mouhoub Mouhoud)认为,政府补助手段并不总是必要的,在某些领域中,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并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例如汽车制造、机械工业、木材加工、家具装饰等。但某些人力密集型产业,其工作又很难自动化,不太可能回迁到法国。穆武认为,“我们会重新创造出岗位,但不是在生产外迁中流失的那些岗位。”

经济学家伊波利特(Paul-Adrien Hyppolite)也认为,有些领域中,法国曾经掌握技术诀窍,但随着技术发展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例如电视面板。而在电子行业,市场份额被亚洲巨头控制,要让法国或者欧洲厂商来生产,是完全没法想象的。

伊波利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指望法国企业回迁生产线,不如让掌握尖端技术的亚洲生产商来法国和欧洲设厂,就像台湾的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所做的一样。

在穆武看来,政府补贴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投入到创新投资和科研补贴方面,因为这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法国政府矢言要降低企业在生产环节的成本,以此来吸引企业回迁。但在经济学家看来,生产成本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它没法解释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区别。维卡尔认为,即便考虑到税收,也还是要更多地将组织问题纳入考虑范围,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法国大企业宁愿去国外生产,而不是留在法国。

经济学家还指出,到目前为止,法国政府靠补助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是缺乏效率的。为政府提供咨询的“法国战略”(France Stratégie)事务所刚刚公布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显示,法国的“竞争力和就业税务优惠”(CICE)制度,2016年价值高达180亿欧元,但只创造了10万个岗位,折合相当于每个岗位的成本高达18万欧元。而且CICE对于出口和投资所起作用微乎其微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