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恐攻后创伤 进戏院先找逃生门

2018-11-07人物聚焦 0cnfrance2017
中央社    记者:曾依璇

法国巴黎连续恐怖攻击事件造成前所未有的惨重死伤,无可避免地给巴黎人带来一种创伤后的压力,有些人选择照常生活,但也不由得在搭地铁时留意旁人,进戏院先找逃生门。

11月13日晚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成员几乎同时在巴黎不同地点发动恐怖攻击,有的使用自杀炸弹,有的持枪滥射,共造成130人死亡。

死伤最惨重的在巴塔克兰剧场(Bataclan),当晚演出的是美国乐团「玩命鹰族」(Eagles of Death Metal),超过80名观众丧生。

除了剧场,被攻击的还有餐厅和咖啡馆,都是巴黎人晚间放鬆或聚会常去的地方,也因此,这次攻击桉发后,气氛与1月的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枪击桉有很大不同,人们不免会想,「那天晚上,躺在那裡的可能是我」。

自那以来,法国原本就维持在最高层级的警戒明显更加严格,原本进出美术馆或商场等公共空间就要检查随身行李,现在警卫进一步要求人们解开冬天厚重的大衣,查看是否穿有炸弹背心或携带武器。

桉发后4天,安娜贝尔(Annabelle)受朋友之邀看一齣马戏表演,几经犹豫,她选择去,只是「进了戏院,我先找逃生门在哪裡」。

她在一间酒吧受访时说,「那是一个来自魁北克(Quebec)的现代马戏表演,非常精彩,本来观众席的气氛因为那件事而有点紧绷,但很快就被逗得哈哈大笑」。

「可是我一边笑一边无法克制地想,如果这时候『他们』走进来了,我们是不是都会在笑声中死去?我要怎麽先躲在椅子下?要从哪条动线奔往逃生门?」。

桉发隔天是个週六,也是曼侬(Manon)举办生日派对的日子。虽然大部分朋友都说,此时更要以正常生活来展示坚强,但曼侬已经没有庆祝的心情,也暗暗担心聚会会有危险,所以「不向恐怖屈服,话是没错,不过这次就取消吧」。

安娜贝尔和曼侬都认为,这次攻击多多少少改变了巴黎,重建安全感也还需要时间,但影响未必全是负面。

安娜贝尔说,法国人平时有点像散沙,不太把爱国挂在嘴上,但这次表现得很理性,也藉机重新思考共和国的价值是什麽、想要的未来又是什麽,也许会让人更关心政治。

话说到一半,酒吧的玻璃门应声而开,她们不约而同地转头看了一眼来人,然后对视沉默。

CopyRight 2024  |  www.cnfrance.com